以常见的比特币矿机为例,主流型号的单台功率通常在 1400 瓦至 3000 瓦之间。若按单台矿机平均功率 2000 瓦计算,10 台矿机的总功率就是 20000 瓦,即 20 千瓦。根据耗电量计算公式:耗电量(度)= 功率(千瓦)× 时间(小时),10 台矿机一天(24 小时)的耗电量为 20 千瓦 ×24 小时 = 480 度电。这一数据并非固定值,若矿机功率更高,比如单台达到 3000 瓦,10 台一天的耗电量则会增至 720 度,相当于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,能耗惊人。
矿机的耗电量还受运行状态影响。挖矿时,矿机需要 24 小时不间断高速运转,芯片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,此时能耗达到峰值。若矿机出现故障或处于低负荷运行,耗电量会有所下降,但这种情况在正常挖矿过程中较少出现。此外,矿机的散热设备也会增加额外能耗,为了保证矿机稳定运行,往往需要配备大功率风扇或空调进行降温,这部分电能消耗也不容忽视。
如此高的能耗背后,潜藏着诸多问题。从资源利用角度看,虚拟货币挖矿消耗大量电力,其中不少来自火力发电,会增加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,加剧环境污染和碳排放,与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相悖。我国曾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,多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正是出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影响的考量。
从经济角度,挖矿的收益与电费成本密切相关。在电价较高的地区,10 台矿机一天的电费可能达到数百元,若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导致收益下滑,很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。而且,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挖矿作为其产业链的一环,同样不受法律保护,参与者可能面临设备被查扣、资金损失等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