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 markets 交易所涉及的金融交易类型多样,包括外汇、贵金属以及虚拟货币等交易。其中,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。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严禁任何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。即便 ec markets 在交易模式或产品上声称具有独特优势,但其本质仍与我国金融法规相悖,投资者一旦参与,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,面临资金损失时难以通过合法途径追回。例如,此前就有投资者在类似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投入大量资金,平台突然关闭后,其资产化为泡影,投诉无门。
从下载途径来看,ec markets 交易所 app 的获取方式充满不确定性。许多宣称提供该 app 下载的网站并非官方正规渠道,而是不法分子精心设下的陷阱。当用户点击这些来路不明的下载链接,恶意软件便可能悄然潜入手机系统。这些恶意软件会在后台运行,窃取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、短信记录、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,甚至记录用户在 app 上的操作行为,包括交易密码、资金账户信息等。2024 年曝光的某仿冒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app,大量用户从非正规网站下载后,短短一周内,手机内的现金及虚拟货币资产被全部盗走,经调查,正是下载过程中植入的恶意软件所致。
即便用户从看似正规的渠道下载了 ec markets 交易所 app,在使用过程中也危机四伏。该平台的交易数据缺乏有效监管和审计机制,平台方可能随意篡改交易记录、操纵交易价格。以虚拟货币交易为例,平台可能通过制造虚假交易 “繁荣” 景象,拉高或压低虚拟货币价格,诱导投资者跟风交易。待投资者大量买入或卖出后,平台再反向操作,致使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。而且,由于此类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一旦在 app 上发生交易纠纷,如资金被盗、交易无法完成等,投资者难以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。此类平台常将服务器设置在境外,我国司法机关在调查取证和追究责任时面临重重困难。曾有投资者在某境外交易平台遭遇资金被盗,虽向国内警方报案,但因平台服务器在境外,调查进展缓慢,最终损失难以追回。
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,使用 ec markets 交易所 app 意味着将个人信息暴露在高风险环境中。注册 app 账号时,用户通常需提供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等重要信息。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,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、网络赌博等违法活动。部分非法平台甚至将用户信息打包出售给第三方,进一步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。例如,一些用户在注册某非法金融交易平台 app 后,频繁接到诈骗电话,对方能准确说出其姓名、投资经历等信息,险些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