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h2.0 最核心的变化是共识机制从工作量证明(PoW)转向权益证明(PoS)。在原有的 PoW 机制下,矿工通过计算机算力竞争打包交易、创建区块并获得奖励,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 “挖矿”。而 eth2.0 的 PoS 机制则不同,它不再依赖算力竞争,而是通过质押一定数量的以太币(ETH)成为验证者,验证者负责提议和验证区块,根据其质押的 ETH 数量和参与度获得奖励。
具体来说,要参与 eth2.0 的 “挖矿”(即成为验证者),需要质押 32 枚 ETH 到指定的智能合约中。这一门槛将许多普通投资者挡在门外,因为按照当前 ETH 价格,32 枚 ETH 的价值相当高昂。成为验证者后,需要运行验证者客户端和共识层客户端,保持设备持续在线以完成验证工作。如果验证者离线时间过长或行为不当(如提交无效区块),可能会被扣除部分质押的 ETH 作为惩罚。
从收益角度看,eth2.0 的奖励与质押数量、网络总质押量、验证者活跃度等因素相关。理论上,质押的 ETH 越多、参与越积极,获得的奖励可能越多。但 ETH 价格本身波动剧烈,奖励的实际价值难以确定。而且,质押的 ETH 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自由提取,面临着价格下跌导致资产缩水的风险。
需要明确的是,我国对虚拟货币挖矿的整治态度坚决。2021 年,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将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纳入淘汰类产业目录,各地纷纷采取断网、断电等措施关停矿场。eth2.0 的 PoS 机制虽然改变了挖矿形式,但本质上仍属于虚拟货币相关活动,同样被我国法律所禁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