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孙宇晨的创业版图中,“陪我 app” 是其早期在社交领域留下的印记,这款主打匿名语音社交的应用,曾一度成为年轻群体中的话题产品,也展现了他对新兴社交趋势的敏锐洞察。
2014 年,正值移动社交爆发期,孙宇晨敏锐捕捉到年轻人对匿名社交的需求,推出了 “陪我 app”。与当时主流的文字社交、图片社交不同,这款应用以 “随机匹配匿名通话” 为核心功能,用户无需暴露真实身份,即可与陌生人进行限时语音聊天,这种充满未知感的互动模式,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下载。数据显示,上线初期 “陪我 app” 用户数快速突破百万,在校园群体中尤为流行,成为不少年轻人排解孤独、拓展社交圈的新选择。
作为创始人,孙宇晨为 “陪我 app” 注入了鲜明的互联网思维。他提出 “用声音连接孤独” 的产品理念,通过算法优化匹配效率,让用户能快速找到兴趣契合的聊天对象;同时设置 “通话评分”“兴趣标签” 等功能,提升社交质量。在推广策略上,他善用校园地推与社交裂变,借助学生群体的自发传播,让 app 在短时间内积累起庞大用户基数,展现出其在产品运营与市场推广上的早期才华。
不过,匿名社交的特性也为 “陪我 app” 带来了挑战。部分用户利用匿名性发布不当言论,引发内容监管问题;随着微信、抖音等综合社交平台的崛起,单一功能的匿名社交应用逐渐失去竞争力。后期,“陪我 app” 虽尝试增加 “主题聊天室”“技能分享” 等功能,但未能扭转用户流失的趋势,最终在社交赛道的激烈竞争中逐渐淡出主流视野。